據(jù)蘇州天氣預(yù)報一周統(tǒng)計,7日是二十四節(jié)氣的立冬,蘇城晨霧彌漫,城內(nèi)別具江南特色的建筑在薄霧中若隱若現(xiàn),別有妙境。杭興微攝
立冬之日,水始冰,地始凍。7日是“立冬”節(jié)氣,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開始,但因為我國地域遼闊,南北天氣差異比較大,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。按照連續(xù)5天日均勻氣溫不亂低于10℃的現(xiàn)代景象形象學尺度,姑蘇一般要到11月底至12月上旬才真正進入冬季。
然而,近來冷空氣頻繁襲來,姑蘇氣溫下降幅度顯著,遲早溫度尤其低,上放工出行要換上冬裝才能抵御嚴寒。7日白天姑蘇的最高氣溫回升到18.4℃,但最低溫度還是只有7.1℃。不少市民喊道“冬天來得好快”,讓人有點措手不及。7日,記者采訪了市景象形象臺有關(guān)部分,對比往年資料得知,今年并不算“冷得早”,11月初泛起7℃左右的日最低氣溫屬于正常范圍。而至于市民們感到的嚴寒驟降,主要是去年11月偏暖的就近記憶對比所致。
10月中上旬典型“木樨蒸”
11月初驟降溫不算“冷得早”
今年9月29日入秋以后,姑蘇在十月上半月曾泛起過一段天高氣爽的好天色,那時最高氣溫在25℃左右,最低氣溫約在17—18℃。桂花在此期間開了兩次,加之天色燥熱,滿城桂花香氣襲鼻?!袄瞎锰K”稱桂花為“木樨”,因此將入秋后姑蘇泛起的燥熱晴好天色稱之為“木樨蒸”。市專業(yè)景象形象臺高級工程師程維忠告訴記者,今年10月中上旬的“木樨蒸”天色尤為典型。
10月17日,今秋第一股較強冷空氣隨雨而至,姑蘇日最高氣溫從25℃左右跌到了21.1℃。10月22日清晨,冷暖空氣交匯在姑蘇激發(fā)出雷雨大風,市景象形象臺還專門發(fā)布雷電預(yù)警。10月29日、11月3日,冷空氣相繼而至,一次比一次勢頭足。11月5日姑蘇泛起了入秋以來的日最低氣溫7℃,日最低氣溫也從此“一蹶不振”。
市專業(yè)景象形象臺副臺長沈建解釋說,進入11月后,姑蘇泛起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是很正?,F(xiàn)象。根據(jù)歷史統(tǒng)計資料,姑蘇在11月初泛起5℃的日最低氣溫都屬正常。同時,近段時間姑蘇日均勻氣溫都在10℃以上,因此,今年的降溫并不算“來得早、來得猛”。
去年同期天色暖熱
近日遲早氣溫7℃左右,日夜溫差大于10℃
為何市民們普遍感到嚴寒來得溘然呢?
翻閱去年的景象形象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,當時11月上旬的氣溫較常年偏暖。去年11月4日的最低氣溫為21.1℃,在秋季泛起這樣的日最低氣溫,用“暖”形容都分歧適,正確說應(yīng)該是“熱”。程維忠解釋說,去年到11月下旬才泛起大幅度降溫,“當時秋冬轉(zhuǎn)換急劇,很多人是從襯衣直接過渡到棉襖,羊毛衫甚至都沒有來得及穿”。而2010年11月初的氣溫屬正常,泛起過8.6℃的最低溫。再看2009年,11月初氣溫屬于偏冷,11月13日姑蘇便早早入冬,11月3日曾泛起過4℃的最低氣溫。也許是跟去年同期的記憶比較,市民們以為今年冷得特別早。
此外,今年北方冷空氣頻頻南侵,次數(shù)多、且個個勢頭猛。自11月3日起,姑蘇日最低氣溫一下子跌到了7℃左右,張家港、常熟等地甚至泛起了初霜。程維忠告訴記者,近日遲早尤其嚴寒,加之日夜溫差大到10℃以上,也是市民感到特別冷的原因。氣溫跌到10℃以下,人體便會有顯著感覺,而前兩年11月初的日最低氣溫多在10℃以上。
真正入冬要到11月底12月初
近來清晨易有霧霾天色
據(jù)市景象形象臺先容,姑蘇常年均勻的入冬日在11月23日左右。但從2000年至今,姑蘇入冬日多數(shù)偏晚,大多到了12月中上旬才真正進入冬天。其中,2010年姑蘇入冬時間為12月14日,創(chuàng)下50年來最晚入冬的景象形象歷史記實;而去年姑蘇是在12月8日步入冬天。近來姑蘇的日最低氣溫比較低,但日均勻氣溫仍在10℃以上,即使風雨天色將于本周末再度襲來,也不排除再有氣溫回暖的可能。詳細到什么時候真正進入冬天,還請市民們多注意天色預(yù)告。
Copyright ?2025 蘇州天氣 m.k36099.cn 杭州聚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06023316號-24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10602001742號